西蒙波娃

2020022612:32


西蒙波娃(Simone de Beauvoir)1908年1月9日-1986年4月14日

西蒙波娃(Simone de Beauvoir)是法國作家,知識分子,存在主義哲學家,政治活動家,
女權主義者和社會理論家1970年代女權運動的重要理論家和創始人。
 雖然她不認為自己是一位哲學家,但她對存在主義和女權主義理論產生了重大影響。
著作有小說、議論文、傳記等,著名小說有《女客》(L'Invitée)、《名士風流》(Les Mandarins),
哲學散文《第二性》(Le Deuxième Sexe)是現代女權主義的奠基之作。

經典短文

我渴望能見你一面,但請你記得,我不會開口要求要見你。
這不是因為驕傲,你知道我在你面前毫無驕傲可言,
而是因為,唯有你也想見我的時候,我們見面才有意義。
愛也一樣,只有你也愛我,我愛你這件事情­才有意義。


( 1950年西蒙‧波娃 )
I'm so eager to see you again
but I wouldn't ask to see you
not because I'm proud
In fact, in front of you
I cede all my pride
yet only if you asked to see me
our meeting would be meaningful to me

我渴望能見你一面,
但請你記得,
我不會開口要求要見你。
這不是因為驕傲,
你知道我在你面前毫無驕傲可言,
而是因為,
唯有你也想見我的時候,
我們見面才有意義。

愛也一樣,只有你也愛我,我愛你這件事才有意義。

法國知名女性主義作家西蒙波娃與存在主義大師沙特是非傳統的伴侶,
他們維持開放式的關係,允許彼此另外發展戀情。
英國《衛報》(The Guardian)
報導,法媒《世界報》(Le Monde)公開西蒙波娃的情書,
揭露她在中年時與年輕戀人朗茲曼的親密關係。


西蒙波娃(Simone de Beauvoir)在其影響後世甚鉅的著作《第二性》(Le Deuxième Sexe)批評婚姻,
認為婚姻是社會強加於女性的噁心制度,讓她們受制於丈夫,形同奴隸。
開首一句「One is not born, but rather becomes, woman」字字珠璣,
道出女性的形象和概念都是社會為了規範人的言行舉止和思想創造出來的。
然而,她於1953年寫給法國紀錄片導演朗茲曼(Claude Lanzmann)的情書裡,
寫道她會投入朗茲曼的懷抱,「我會永遠待在那兒,我永遠是你的妻子」。


《世界報》公開共112封波娃給朗茲曼的情書,信中愛語激情澎湃,很難想像是出自波娃之筆:
「我親愛的孩子,你是我第一個摯愛,這只會在我生命中出現一次,也可能永不會出現。
我見到你時,我自然而然就說出我本來以為自己絕對不會說的語句:
我愛慕你,我用我的身體和靈魂愛慕你。你是我的命運、我的永恆、我的生命。」


朗茲曼是唯一與波娃同居過的男性。
這些信件的內容透露,波娃的伴侶沙特(Jean- Paul Sartre) 不僅終其一生都與波娃分居,
也從未在性事方面滿足她。波娃寫道:「我當然愛他(沙特),但這份愛無法受到回報,我們的身體不合。」


(西蒙波娃與沙特)
相同的狀況也出現在波娃與美國作家艾格林(Nelson Algren)的戀情中:
「我愛他是因為他對我的愛,我們之間沒有真正的親密關係,我也不曾為他付出感情。」

波娃在44歲時與朗茲曼相遇,當時他是沙特的秘書,年僅26歲,波娃與朗茲曼在1952至1959年間同居。
這112封情書已由美國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買下,供學者閱讀研究。


朗茲曼現年92歲,成名作紀錄片《浩劫》(Shoah)長達9個半小時 ,
以二戰期間納粹對猶太人的大屠殺為主題,被譽為「史上最偉大的紀錄片」。
朗茲曼向《世界報》表示,他希望這段情史公開是因為他與波娃的養女西爾維勒龐(Sylvie Le Bon)發生衝突。
波娃死後,西爾維成為其未出版作品的合法代理人。朗茲曼表示,最初他從未打算公開這些信,
但是當他得知西爾維打算出版西蒙波娃的所有書信,但獨獨漏掉他手裡這批時,
他很害怕自己死後遭到世人遺忘,也怕這些信件裡的感情被遺忘。
朗茲曼控訴西爾維想要湮滅他與波娃的戀情,「讓我完全消失在西蒙波娃的生命中」,
同時,他也將這些信件賣給耶魯大學,讓學者有機會閱讀。


波娃一生有三位主要的男人
沙特
艾格林
朗滋曼

朗茲曼是沙特的學生

因為下面的名言,展開了對西蒙波娃的探索
唯有你也想見我的時候,我們見面才有意義。
愛也一樣,只有你也愛我,我愛你這件事情­才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