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勢至‧金剛手菩薩

2012082914:09

 

       農曆七月十三日是大勢至菩薩聖誕。大勢至菩薩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眾生離三途,得無上力;又彼行時,十方世界一切地皆震動,故稱大勢至,又稱大精進。大勢至菩薩與觀世音菩薩同為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之右左脅侍,世稱「西方三聖」,觀音菩薩代表慈悲,大勢至菩薩代表喜捨。

       大勢至菩薩是以念佛修行證果,被凈土宗奉為法界初祖。有關大勢至菩薩念佛修行證果,在《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中詳細記載如下:


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憶往昔,恆河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光;十二如來,相繼一劫。其最後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專為憶,一人專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見非見。二人相憶,二憶念深;如是乃至從生至生,同於形影,不相乖異。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

      
一切時處,時時相續憶念三寶,「晝夜恆得見佛」,到臨終的時候,不管生起什麼苦來,念佛絕不退失。


如果無心,相逢不逢,相見不見;如果有心,雖遠趨近,雖離必合
 

       


       「大勢至菩薩」現憤怒相時為「金剛手菩薩」,「金剛手菩薩」因手執金剛杵,常侍衛於佛,而得名,具有除惡降魔的廣大神力。與觀音菩薩、文殊菩薩合稱「三族姓尊」,為密教最受尊崇的三大菩薩,分別代表「伏惡、慈悲、智慧」三種特質。
 

某一年,釋尊率領一大群弟子在靈鷲山教化眾生。..阿闍世王對金剛手菩薩手持的金剛杵重量,生起好奇疑心!金剛手菩薩明白阿闍世王的疑念,說:「這隻杵是很奧妙的,不重不輕,輕重全由拿的人的心來決定,而沒有固定重量。」又說:「趾高氣揚表示自己力大,或說自己有神通的人,想高舉這隻杵的話,會使他難動分毫;反之,正直謙虛的人,就能輕易地高舉這只杵了,這是何等奧妙的杵啊!」金剛手菩薩一面說話,一面拿著金剛杵往地面撞擊,同時運用神通力,轉動了整個世界。「您不妨舉起來試一試。」金剛手菩薩說。
 

生性不服輸的阿闍世王不甘示弱,而且對自己的力氣也頗有信心,結果阿闍世王使盡全力,金剛杵好像生根似地絲毫不動。接著右手能拿起毗摩質多羅阿修羅王那輛大車,如風車般地空中回轉,威風十足勇不可當又有神通力,號稱三十三天之王的帝釋天王。及能把大海之水放進手掌上轉動世界,就像用手指轉動銅板錢幣般輕鬆;也能制止空中的日月運行,遮擋其光芒;也能把須彌山丟進梵天世界,神通第一的目犍連尊者,也來移動金剛杵,金剛杵仍然絲豪不動。
 

目犍連尊者走到佛前問源由,佛說:「譬如把三千大千世界的須彌山,合併放進一個須彌山裏,即使有人能夠不費力地移動這座寬廣的須彌山,也無法移動這根金剛杵。」佛陀談到金剛手菩薩的神奇力量。大家都以不可思議的眼神,疑惑菩薩真有這樣偉大的力量嗎?佛陀洞悉大家的心理,於是對金剛手菩薩說:「你不妨轉勤一下金剛杵,讓大家開開眼界,掃除疑念。」

          金剛手奉了佛命,走到杵前,輕易的從地上拿起無人能動分毫的金剛杵,在空中揮舞,投上投下像風車似地呼呼不停。眾人目睹菩薩的演示,不禁同聲讚嘆、禮拜金剛手菩薩。阿闍世王不能動搖金剛杵,甚至連帝釋天王,以及素稱神通第一的目犍運也不能移動,只有金剛手菩薩輕易地提起、揮動、放下。阿闍世王看得目瞪口呆,暗暗稱奇,問道:「世尊,菩薩究竟歷經多少修行,能修得如此神通呢?」佛說:菩薩所以能得如此神通力,在於他曾修行十法。

 

一、菩薩寧捨身命,終不棄捨無上正法。

二、於一切眾生,作謙下想不增慢心。

三、於彼劣弱眾生,起愍念心不生損害。

四、見饑渴眾生,施妙飲食。

五、見怖畏眾生,施其無畏。

六、見疾病眾生,施藥救療。

七、見貧乏眾生,惠令滿足。

八、見佛塔廟形像,塗飾圓淨。

九、出歡喜言,安慰眾生。

十、見彼負重疲困苦惱眾生,為除重擔。
 

由於金剛手菩薩能完全修行十法,才獲得深奧的神通力。十法的修行,言說容易,實踐極難。一般人若能實踐其中任何一法,實屬難得。

 



嗡 巴雜 嘿   嗡 巴雜 詹雜  摩訶嚕呵吶吽嘿

 

 

以上於0921班研討班,大勢至菩薩聖誕。承擔功德故事講說